炭气凝胶的性能及两种制备方法

  • A+
炭气凝胶是一种轻质,多孔,非晶态的纳米炭材料,具有连续的三维纳米网络结构,是最轻的凝聚态材料之一,几乎可以跟烟雾作比较,所以被形象的称为“固体烟雾”。

(“固体烟雾”)

 

炭气凝胶的网络结构)

 

炭气凝胶具有优良的导电性(类似,碳元素组成的石墨,碳纤维都是优良导电材料),多孔性,极低密度,高比表面积,越来越显示出巨大的应用价值。

  • 炭气凝胶的性能,应用,以及和二氧化硅气凝胶的异同

 炭气凝胶材料有自由电子气,电导率高,是优良的电导体,可以用于超级电容器电极或者锂离子电池的电极材料。同时,因为丰富的多孔隙结构,又有良好的隔热能力。也就是说,跟通常的金属相比,既具有金属的导电能力,又具有金属所欠缺的隔热能力。而二氧化硅气凝胶材料没有自由电子气,不导电,在同时需要隔热和绝缘的场合,二氧化硅气凝胶是合适的选项。炭气凝胶是黑色粉末,透光性差。而二氧化硅气凝胶是透明的,可以用来做窗户的材料,既可以隔热保暖,又可以透明保持室内敞亮。


炭气凝胶是良导体,可以作为电极,吸收溶液中的阳离子阴离子,清除水中的重金属离子。炭气凝胶的孔隙率高,比面积极高,表面吸附能力超强,也非常适合用于吸附和清除污水中的非离子形态的有害有机污染物。


炭气凝胶的性能机械性能较差,易碎,大块的炭气凝胶难以制取。现在大量制取的都是粉末状的炭气凝胶颗粒。在实际应用的时候,往往都需要把炭气凝胶粉末“封装”成型之后使用。韧性差,其实这也是二氧化硅气凝胶同样面对的问题。炭气凝胶和二氧化硅气凝胶,在工业化生产上的问题还有:制备条件苛刻,耗时长,成本高。

     

  • 炭气凝胶的两种制备方法

炭气凝胶的制备,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可用的具体工艺多种多样。炭气凝胶的制备一般分为三个步骤:形成有机凝胶--超临界干燥--炭化。其中有机凝胶的形成就是要获得具有三维空间网络结构的凝胶,超临界干燥就是要保留网络结构而把孔隙内的溶剂去除,炭化使得凝胶结构强化,增强机械性能。

这里顺便举一个生活中的例子,春天的土壤松软,为万物的生机勃勃准备了条件。为什么土壤松软呢?就是因为冬天的土壤里的水凝结成了大量的细小的冰晶,水变成冰晶的时候体积膨胀,待到春天冰晶融化,土壤里就留下了大量的孔隙,有利于植物根系的呼吸(如果冬天持续干旱,就缺乏这种冰晶融化的过程,结果不止是土壤缺水,而且土壤板结)。春天土壤中的冰晶的融化,类似于孔隙中的溶剂的去除。

(春天松软的土壤)


炭气凝胶的三步骤的制取法,落实到具体的制造方法又各有不同,下面举例说明。


  • 方法一:

用间苯二酚和甲醛,在碳酸钠催化作用下制备有机气凝胶,然后在惰性气体中炭化制取炭气凝胶。这是美国劳伦斯利物摩尔国家实验室发明的制取方法,开创了气凝胶研究的新时代。用间二苯酚和甲醛为原料制取炭气凝胶总体上就是如下三个步骤。

  • 1.1  

    有机气凝胶的制备   把间苯二酚和甲醛以2:1的摩尔比例混合,以无水碳酸钠为催化剂,加入去离子水(去离子水,就是去除了呈离子形式的杂质后的纯水。),在惰性气体保护下搅拌混合均匀,放入密封容器,在85℃环境中存放七天(也叫“陈化”) ,得到有机气凝胶。

(左图,苯的分子结构;  右图,间苯二酚的分子结构。

间苯二酚是苯间位两个氢被羟基取代后形成的化合物,常温下是白色针状结晶,水溶性强,有较强的毒性)


  • 1.2  

    把陈化后的有机气凝胶在3%的乙酸溶液中浸泡一天(也叫“酸化”),然后以丙酮为溶剂进行溶剂置换(把酸化后的有机凝胶浸泡在丙酮中,浸泡三天,每天换一次丙酮)。


             丙酮:又名二甲基酮,是最简单的饱和酮,是无色透明液体,有特殊的辛辣气味


  • 1.3  

    把置换后的有机气凝胶进行半密封式干燥,直至有机气凝胶不再减重。然后用氮气或者氩气高温加热气凝胶,逐步升温至980℃四个小时,然后自然冷却,完成炭化,得到黑色的炭气凝胶粉末,但粉末中保留了纳米级多孔性网络结构。高温炭化过程中,有机气凝胶的骨架遭到破坏,生成大量的小分子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氢气,甲烷等气体的形式逸出。


  • 1.4  

    将制备好的炭气凝胶在隔绝空气条件下缓慢升至1000℃,并维持一段时间保证炭气凝胶内部温度均匀,然后通入二氧化碳气体进行活化,活化完成后以缓慢速率降温至室温。活化工艺能够显著提升炭气凝胶的比面积和孔隙率。(这个步骤的真正效果还有待于更多的研究考察。

   

上述的间二苯酚-甲醛制取炭气凝胶的方法,因为酚醛类具有毒性,对实验人员和环境有一定的危害,因此也出现了更安全的制取方法,如后文。

  • 方法二 :

     应用氯化锌,聚合物模板剂和一氧化碳还原法制取高比表面积的炭气凝胶。


  • 2.1  

    0.04mol的氯化锌溶于15ml的乙醇和5ml水的混合溶液中,待充分反应后,加入0.00075mol的聚丙烯酸,过三十分钟后,加入5ml环氧丙烷,搅拌均匀,倒入模具,形成凝胶。(这里的配料比例是实验操作时的比例,在工业化生产时可以保持这个配料比例扩大规模)


  • 2.2  

    在室温条件下,凝胶老化一天,老化后的凝胶,用乙醇溶液浸泡清洗三次,每次浸泡一天,再用丙酮浸泡清洗三次,每次浸泡二天。对清洗后的凝胶进行超临界干燥,超临界干燥釜内温度设置为5℃,让凝胶和二氧化碳充分交换二天,然后将釜内温度升至40℃,保持釜内压力10兆帕,一天后停止釜的加热,缓慢排除釜内气体,将至室温,得到样品。

  • 2.3  

    把样品放入管式炉中,通入一氧化碳和氮气(比例是100:1)的混合气体,管式炉温度设置为980℃,一个小时候停止加热,自然冷却至室温,得到炭气凝胶。


  • 对超临界干燥方法的补充说明:

     溶剂作为液体是有表面张力的,如果忽视这个问题,在干燥的过程中,孔隙内的溶剂的表面张力足以使得孔隙坍塌,就不能制取想要的气凝胶了。但是,通过人为的干涉,创造特定的温度和压强条件,能够使得孔隙内的溶剂处于超临界状态,在这种状态下,溶剂处于液态和气态不分的状态,溶剂的密度近乎液态,但粘性近乎气态,表面张力消失,避免了干燥过程中的孔隙的坍塌。这就是超临界干燥工艺。


   (试管内的液体,在特定的温度和压强条件下,进入超临界状态,气态和液态的界限消失)



weinxin
我的微信
关注我了解更多内容

发表评论

目前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