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
分享一篇发表在Nature Communications上的文章,文章标题“A cysteine-less and ultra-fast split intein rationally engineered from being aggregation-prone to highly efficient in protein trans-splicing”,文章的通讯作者是来自明斯特大学的Henning D. Mootz教授。其课题组主要从事细胞动力学和成像方面的工作。
内含肽是一种能够自主剪接蛋白质骨架的结构域,可用于对蛋白质进行工程化改造。在分裂为内含肽的过程中,蛋白质剪接涉及两个单独的前体蛋白:它们首先结合并折叠,形成具有活性的内含肽结构域,随后经历反式剪接得到产物。其中,存在一类特殊的无半胱氨酸分裂内含肽,它们在剪接位点不需要半胱氨酸,具有对氧化条件不敏感等优势,但同时也存在剪接效率较低的缺陷。本文,作者通过突变改造一种无半胱氨酸分裂内含肽Aes123 PolB1,降低了其容易聚集的趋势,并大大提高了其剪接活性。
作者首先测试了野生型的剪接效率,N端片段与C端片段以1:3的比例混合,最终仍只得到大约30%的剪接产物。为此,作者首先粗略地考察了N端片段的溶液构象。通过体积排阻色谱法,作者发现主要馏分呈现出至少约2000 kDa的分子量,表明N端片段为高度寡聚的状态。通过圆二色谱,作者进一步揭示了N端片段寡聚体呈现出β折叠。卡宾印记实验标明,N端片段主要是由部分折叠的N1和无序的N2构成。作者分析这一部分无序区域是聚集形成β折叠片、阻碍活性内含肽形成的关键因素。
作者结合生信分析扫描得到可能诱导聚集的片段,并通过突变改造,在保留内含肽活性的同时降低其聚集趋势。最终作者得到改造后的CLm内含肽,它达到了大约89%的剪接效率,约为野生型的3倍。
本文作者:ZF
责任编辑:WYQ
DOI:10.1038/s41467-025-57596-x
原文链接:https://doi.org/10.1038/s41467-025-57596-x

目前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