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理ACS Catal.: EMSI诱导产生氧空位,促进Cu-ZnO-SrTiO3催化CO2加氢

  • A+
最近,一些研究表明,通过太阳能、风能和水力发电电解水可以制备绿色氢气,然后通过CO2加氢制备甲醇,以液态甲醇的形式储存不稳定的电能。目前CO2加氢制甲醇催化剂的研究主要集中在Cu基催化剂上。但是,Cu基催化剂的活性中心仍存在争议。在反应过程中,Cu与载体之间的协同效应通常可以用强金属载体相互作用(SMSI)来解释。

然而,SMSI的出现需要对材料进行特殊的处理,如高温H2还原。相比之下,电子金属载体相互作用(EMSI)在一些特殊系统中自然形成,不需要任何处理。一般而言,富电子n型半导体或富空穴p型半导体能与负载金属发生电子转移,从而触发EMSI效应,提升CO2加氢制甲醇活性。
1
2
近日,华东理工大学刘殿华课题组以n型半导体材料SrTiO3作为载体,采用沉积-共沉淀法制备了不同Cu-Zn负载量和Cu/Zn原子比的Cu-ZnO-SrTiO3催化剂,并研究了它们催化CO2加氢制甲醇性能。
实验结果表明,基于特殊的能带结构,实现了与ZnO和Cu的界面异质结的形成,从而导致了从载体到金属的电子转移。这种电子转移有助于EMSI出现并创造氧空位。所得Cu-ZnO-SrTiO3催化剂的载体(SrTiO3和ZnO)中含有丰富氧空位和出现与载体接触的Cuδ−物种。其中,氧空位促进了CO2的活化,而Cuδ−物种与载体的接触促进了氢的溢出。它们对催化性能起协同作用。因此,界面处的Cuδ−-Ov可能是催化剂的活性中心。
3
9
性能测试结果显示,最佳的Cu-ZnO-SrTiO3(30 wt%,2:1)催化剂中Cu和ZnO与SrTiO3的接触面积最大,导致了从SrTiO3到Cu的最大电子转移,以及更多的Cuδ−物种。因此,该催化剂的TOF为0.09 s-1,CO2转化率和甲醇选择性分别为20.19%和46.61%。
此外,H2-TPD分析表明,累积H2的总吸附量在还原后可达到8.56 mmol g-1,显示出优异的氢化学吸附和活化性能。值得注意的是,除了SrTiO3和ZnO外,其他费米级高于Cu的载体同样可以与Cu形成肖特基-莫特结而实现载流子向Cu的电子转移。综上,该研究为合理设计性能优良的CO2加氢制甲醇催化剂提供了新思路。
Hydrogenation of CO2 to CH3OH on the Cu–ZnO–SrTiO3 catalysts: the electronic metal–support interaction induces oxygen vacancy generation. ACS Catalysis, 2024. DOI: 10.1021/acscatal.4c02289


weinxin
我的微信
关注我了解更多内容

发表评论

目前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