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gew. Chem. :在稳定廉价易量产MOF材料中构建负静电孔环境实现三元混合物一步高效分离乙烯

  • A+

乙烯(C2H4)是石油化工产业中生产聚乙烯等多种化工产品的重要原料,其生产过程中伴随微量乙炔(C2H2)和少量乙烷(C2H6)杂质,需要进一步分离纯化以得到工业应用的聚合物乙烯(99.95%)。传统的深冷精馏过程操作繁琐且能耗高,以多孔吸附剂为核心的吸附分离因其高效节能成为了富有潜力的低碳烯烃纯化工艺。


近年来,多孔金属-有机框架材料(MOFs)在C2H2/C2H4和C2H6/C2H4分离领域取得了显著的进展,但因为目标产物是C2H4分子,优先吸附C2H4的MOFs后续还需多次吸脱附操作,能耗高、过程繁琐。相比之下,能够同时从C2H2/C2H6/C2H4三元混合物中分离C2H2和C2H6的吸附材料将更为理想。然而,C2H6/C2H2选择性MOFs的构建具有以下挑战:一方面,C2H2比C2H4有更大的四级矩和更多的π电子,因此C2H2的优先吸附通常是由那些具有高极性基团配体的MOFs实现。同时,鉴于C2H6比C2H4有更大的极化率,因此C2H6的优先吸附需要带有低极性/惰性孔表面的MOFs。这种内在的矛盾使得设计同时优先吸附C2H2和C2H6的MOF材料存在极大挑战。目前只有较少的MOF材料可以从三元混合物中一步分离C2H4,且其中大部分材料难以兼顾C2H2/C2H4和C2H6/C2H4的吸附量和选择性。另一方面,大多数已报道的一步分离C2H4的MOF材料存在稳定性差、成本高以及无法大规模合成等问题,阻碍工业进一步应用。因此,发展理想的C2H6/C2H2选择性MOF材料,同时兼具高稳定性、低成本、易大规模生产等优异性能具有重要意义且极具挑战。



1

由分子静电势分析可知,C2分子带有正电荷的氢原子,其中C2H2氢原子电正性最强,C2H6氢原子最多。基于此,浙江工业大学化学工程学院胡军教授/温慧敏副教授团队提出了一种在MOF材料中引入电负性原子构建负静电孔环境以提高C2H2/C2H6/C2H4三元混合物中一步分离C2H4的新策略。这种负静电孔环境能够与酸性更强的C2H2氢原子形成氢键和静电作用,且由于C2H6有更多的电正性H原子,也可能优先与C2H6而不是C2H4结合。本论文报道了一种具有负静电孔环境的金属-有机框架材料(MOF-303),研究发现该材料不仅表现出最高的C2H2和C2H6吸附量,而且在环境条件下也表现出顶级的C2H2/C2H4和C2H6/C2H4选择性(2.4和1.7),优于迄今为止报道的大多数基准材料。此外,该材料具有出色的水稳定性,制备成本低廉,合成过程绿色,可以实现公斤级大规模制备,具备极好的工业应用前景。

2

MOF-303由顺反交替的角共享AlO6八面体和含N原子的PZDC2-芳香配体组成,其中电负性大的O/N位点沿孔道大量密集排列。这种具有致密O/N和芳香环位点的非极性孔表面可以构建负静电孔环境,从而提供更多的吸附位点,优先与C2H2和C2H6的电正性氢原子形成强相互作用,而不是C2H4。除此之外,对Al-MOFs的研究表明,孔道周围密集分布的O原子可以与C2H2形成高密度的氢键相互作用,实现高的C2H2吸附量。综上,MOF-303实现了从C2H2/C2H6/C2H4三元混合物中分离C2H2和C2H6,进而一步高效纯化C2H4的目标,且同时具备极高的选择性和C2H2吸附量,优于目前报道的大部分材料。DFT计算表明,MOF-303的负静电孔环境能够与C2H2和C2H6形成密集的强范德华相互作用和氢键相互作用,相比之下,C2H4与框架之间的整体相互作用远小于C2H6。原位红外光谱结果表明吸附的C2H2和C2H6与羧酸盐和吡唑环有相互作用。

3

穿透实验证明了该材料能够实现三元混合物中C2H4的一步高效提纯,其C2H4吸附量与目前已报道的基准材料相近。更重要的是,该材料具备极好的化学稳定性,合成过程简单绿色,且原料廉价,易实现公斤级制备。因此,该材料兼具高分离性能、高稳定性、低成本性和易绿色规模制备的优良特性,是目前综合表现最好的材料,有望实现工业应用。

5

该工作不仅提出了一种设计负静电孔环境以提高C2H2/C2H6/C2H4三组分一步分离的策略,也为如何开发兼具分离性能、稳定性、低成本和易规模制备的分离材料提供了设计范式,对提高MOF材料在气体分离方面的实际工业应用提供了新的研究视角。

文信息

Construction of Negative Electrostatic Pore Environments in a Scalable, Stable and Low-Cost Metal−Organic Framework for One-Step Ethylene Purification from Ternary Mixtures

Hui-Min Wen, Chenyi Yu, Miaoyu Liu, Chenyan Lin, Beiyu Zhao, Hui Wu, Wei Zhou,* Banglin Chen,* and Jun Hu*

文章的第一作者是浙江工业大学副教授温慧敏


Angewandte Chemie International Edition

DOI: 10.1002/anie.202309108




weinxin
我的微信
关注我了解更多内容

发表评论

目前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