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
镁金属电池具有较低的成本以及较高的能量密度,是潜在的下一代储能体系之一。然而,镁离子具有较高的电荷密度,因此通常与溶剂或者阴离子产生紧密的配位结构,造成迟缓的电化学动力学。此外,镁金属负极易于钝化,造成镁电池电化学性能降低。基于此,北京大学徐东升教授,李琦副教授联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焦淑红教授,发展了一种“高熵”电解液用于镁金属电池,同时实现电解液溶剂化结构以及镁金属界面性质的优化,从而提升镁金属负极的电化学性能。
高熵电解液具有多组分的特性,通过提高电解液的构型熵作用于吉布斯自由能,从而降低电解液组分分离或团聚倾向,改变电解液结构以及电极界面性质。“高熵”电解液的具体组成为双三氟磺酰基亚胺镁(Mg(TFSI)2),三氟甲烷磺酸锂(LiOTf),乙二醇二甲醚(DME)以及磷酸三甲酯(TMP)。作者通过核磁、拉曼表征手段结合理论计算结果,证实该电解液中形成了一种“高熵”结构的Mg2+-2DME-OTf--Li+-DME-TMP溶剂化壳层,而在传统的Mg(TFSI)2/DME电解液中则形成单一的Mg2+-3DME的溶剂化壳层。静电势分布结果表明,当溶剂化结构从Mg2+-3DME变为Mg2+-2DME-OTf--Li+-DME-TMP后,Mg2+与DME中醚键相互作用降低,因此DME溶剂稳定性提升。受益于“高熵电解液中独特的溶剂化结构,镁金属负极展现了高达98%的库伦效率,以及约450小时的循环寿命。 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是研究镁金属负极界面层化学性质的有效手段。相较于Mg(TFSI)2/DME电解液中产生的界面层,由高熵电解液中衍生出的界面层几乎检测不出N 1s的信号,说明TFSI-阴离子的分解受到抑制。因此,S 2p和F 1s信号说明OTf-阴离子发生还原反应并构建了界面层。此外,作者通过P 2p谱图发现由高熵电解液衍生的界面层中存在大量磷酸镁。通过XPS元素比例分析可知,由高熵电解液衍生的界面层中含有OTf-阴离子分解产物以及含P化合物,与Mg(TFSI)2/DME衍生的界面层的化学组成与含量有显著区别。作者通过质谱以及光谱等手段结合XPS表征,证明高熵电解液形成的Mg2+-2DME-OTf--Li+-DME-TMP溶剂化结构促使OTf-阴离子以及TMP溶剂分子发生还原并分解产生具有镁离子电导的界面层,因此实现镁金属负极的稳定运行。 最终,使用高熵电解液的Mo6S8||Mg全电池展现了良好的循环性能。该工作为镁金属电池电解液的设计提供新的思路。 论文信息 High-entropy Electrolyte Enables High Reversibility and Long Lifespan for Magnesium Metal Anodes Dr. Shiyang Wang, Kewei Wang, Yuchen Zhang, Prof. Dr. Yulin Jie, Xinpeng Li, Yuxue Pan, Xiaowen Gao, Qingshun Nian, Prof. Ruiguo Cao, Qi Li, Prof. Shuhong Jiao, Prof. Dongsheng Xu Angewandte Chemie International Edition DOI: 10.1002/anie.202304411

目前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