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em. Eur. J. :“以Cu代Zn”巧妙实现水系可逆ZnS-Cu电池

  • A+

湖南科技大学成娟娟和欧云课题组利用CuSO4电解质中Cu2+逐步活化ZnS纳米颗粒转换为CuS,在电场作用下,ZnS纳米颗粒可实现完全转化,进一步发生的可逆转化,为水系铜基电化学储能提供了新思路。


水系储能是当前能源领域的重要研究方向之一,然而在发展初期,因其容量低,循环寿命短等缺陷,严重制约其发展。水系铜基电池,其铜负极具有氧化还原电位高,能较好地避免水系储能中常见的析氢问题,已经被广泛报道。然而作为电池的重要组成部分——正极材料,却鲜有被报道。随着硫化物在水系储能中的应用,由于其具备低成本,绿色环保和高容量等优点,使水系电池得到了更多研究者的关注。


过渡金属硫化物因其高容量,高电导率和在水电解质中良好的稳定性,逐步被探索应用于水系铜基电池并揭示其储铜机理。基于此,湖南科技大学成娟娟和欧云课题组,充分考虑水电解质环境,引入矿冶领域中浮化选矿机理应用于电化学储能中,通过CuSO4电解质中的Cu2+,在离子吸附作用下逐步活化ZnS纳米颗粒转换为CuS,同时在电场作用下,出现与矿冶领域中报道的不同的现象,即,ZnS纳米颗粒可实现完全转化,进一步发生的可逆转化,实现电化学储能。



1

图1. ZnS电极在充电和放电状态下的离位XRD,TEM表征和XPS光谱。(a) ZnS电极在初始循环期间不同阶段的XRD谱图。(b) 充电完全后的HR-TEM照片。(c)和(d) 放电完全后的HR-TEM照片。(e) S 2p光谱区。(f) Cu 2p光谱区。

该团队首先通过简单的一步溶剂热法合成立方ZnS结构,并系统研究活化时ZnS的储铜机理(图1)。随后通过对不同循环次数充放电态和容量达到稳定后的ZnS电极进行表征,观察到ZnS逐步消耗的过程并证实了活化完全时与活化时储能机理的一致。最后对Cu/ZnS电池进行电化学性能测试,结果表明,Cu2+活化ZnS过程受电流密度影响,此外在Cu2+活化作用下,ZnS阴极表现出优异的电化学储能特性(图2) 。


该工作采用新颖的阴极材料设计思路,将转化型阴极应用于水系铜基电池,通过金属元素的活化及可逆转化,获得了更优异的电化学性能,为后续水系储能的阴极材料设计选择提供了新的解决办法。

2

图2 Cu/ZnS电池在在0.05 V~0.4 V范围内的GCD曲线和倍率性能。(a) 0.1 A g-1电流密度下的充放电曲线。(b)倍率性能。(c) 0.7 A g-1电流密度下的长循环性能。(d) 0.1~1.0 A g-1电流密度下的循环性能。(e)和(f) 1 A g-1电流密度下的恒流充放电测试 (35 mA g-1电流循环一圈)。

文信息

Copper Activation Enabling Reversible Aqueous Cu−ZnS Battery Chemistry

Chenqi Yao, Dr. Juanjuan Cheng, Chaoyong Ma, Zhiyong Tang, Dr. Yun Ou, Prof. Longfei Liu

文章第一作者为姚琛琪


Chemistry – A European Journal

DOI: 10.1002/chem.202300331




weinxin
我的微信
关注我了解更多内容

发表评论

目前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