氨被认为是氢气储存、运输和利用的能量载体,与可再生能源的利用息息相关,然而高效的氨分解催化剂及其潜在的机理仍不清楚。
基于此,英国牛津大学Shik Chi Edman Tsang教授(通讯作者)等人报道了一种原子分散在MgO(111)载体上的Ru催化剂,由于其强烈的金属-载体相互作用和有效的表面偶联反应显示出极高的氨分解率。本文通过DFT计算了Ru/MgO双核模型上两个NH3分子逐步脱氢生成N2/H2的反应过程。两个NH3分子分别吸附在两个独立的Ru原子上,NH3逐步脱氢,最终两个Ru≡N物种协同偶联生成N2。对于Ru/MgO(100)和Ru/MgO(110),NH3的初始脱氢是不利的,H原子不能溢流到MgO上,因此挤占了原子分散的Ru位点。而对于Ru/MgO(111),表面O原子对H具有很强的亲和力,H通过无障碍过程迁移到MgO表面,因此NH3的逐步脱氢在能量上是有利的。为了证实Ru/MgO(111)上独特的氢溢流现象,本文进一步分析了从吸附在单个Ru原子上的*NH物种中去除H的情况。在Ru/MgO(100)和Ru/MgO(110)上,从*NH物种中去除的H原子保留在Ru位点上,因为它们向MgO表面的迁移在能量上不利,能垒约为1-2 eV。相反,Ru/MgO(111)上*NH物种的H原子可以通过无障碍过程自发地迁移到MgO的表面O原子上。因此,在Ru/MgO(111)上,动力学实验中观察到的H中毒减少可以用H溢流到MgO表面来解释。Dispersed surface Ru ensembles on MgO(111) for catalytic ammonia decomposition. Nat Commun., 2023, DOI: 10.1038/s41467-023-36339-w.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467-023-36339-w.
目前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