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emSusChem:低温超级电容电解液中氢键作用与性能的构效关系

  • A+

近日,江苏大学卜永锋和梁红玉教授团队在ChemSusChem期刊发表论文:通过构建一个氢键作用强度递变的电解液模型体系,深入地探讨了强/弱/非氢键作用与电解液低温电容性能的构效关系。

on>



1

超级电容器在极端应用场景(如低温环境)的性能是其实用化评估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之一。其中,电解液低温下的宏观特性(如熔点、粘度和电导率等)通常直接影响器件的比容量及功率,成为储能器件综合性能提升的主要瓶颈之一。水系及有机电解液的实验和理论研究表明:低温性能(如容量、功率、电压窗口)衰减皆与电解液中的氢键作用密不可分。然而,二者的构效关系仍不够明晣。


基于此,江苏大学卜永锋和梁红玉教授团队在羟基数递变的溶剂(即,水、乙二醇和丙三醇)中分别溶解双氰胺钠,构建了氢键作用递变的电解液模型系统。结果显示:强氢键作用与羟基数呈正相关,有利于扩大电压窗口,但降低倍率性能;然而,弱氢键作用则有利于降低粘度,提高低温电容性能。碳酸丙烯酯调控的适当“强/弱氢键强度比”电解液,兼具高电压窗口和低温性能。该文章指出:低温电解液中“氢键作用”的潜在“度量功能”为新型低温电解液的设计提供了一个有力抓手。

文信息

Hydrogen Bond Interaction in the Trade-Off Between Electrolyte Voltage Window and Supercapacitor Low-Temperature Performances

Prof. Yongfeng Bu,Wenya Jiang,Haitao Liu,Prof. Jiang Xu,Prof. Yilin Deng,Dr. Tao Sun,Dr. Lianshan Sun,Prof. Hongyu Liang


ChemSusChem

DOI: 10.1002/cssc.202200539




weinxin
我的微信
关注我了解更多内容

发表评论

目前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