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
兰州大学邵向锋课题组将三蝶烯和硫族元素杂化素馨烯(TCSs)通过吡嗪单元相融合,合成了具有三维空间结构的“水车”状分子。它们呈现出新颖的稳态/瞬态光谱、超分子自组装等现象,也可以用于对富勒烯的选择性分离。
图1. “分子水车”的构筑及其瞬态动力学 稠环共轭芳烃具有优异的光电性能被广泛地应用于有机合成化学、材料科学和超分子化学等领域。通过对稠环共轭芳烃骨架进行化学修饰(如主族元素掺杂、大小、形状以及维度改变等),可以有效的调控稠环化合物的电子结构和组装性能,从而获得性能优异且多样化的有机功能材料。 与平面稠环芳烃相比,碗状共轭分子呈现出独特的化学/物理性能。兰州大学邵向锋课题组一直致力于碗状分子硫族原子杂化素馨烯(TCSs)的设计合成以及区域可控功能化衍生研究。 为了拓展TCSs的功能性应用以及发展具有新颖结构和性能的共轭体系,将TCSs与其他功能单元相融合是一条有效途径。基于该思路,邵向锋小组与兰州大学袁呈山小组合作,将三蝶烯和硫族元素杂化素馨烯(TCSs)通过吡嗪单元相结合,形成了具有三维空间结构的“水车”状分子(图1)。飞秒瞬态光谱研究表明,“分子水车”在激发态形成两个寿命不同的电荷分离态CS1和CS2,其中CS2态是由CS1态通过三个分支之间基于“电子-声子耦合”诱导的分子间内电荷转移形成(图1),CS2在近红外二区(1165‒1400 nm)呈现出强吸收。 荧光光谱、核磁滴定以及单晶结构显示,该“分子水车”是优异的富勒烯受体。它们与C60 和 C70 均能形成结合比为1 : 1的主客体包络复合物(图2a-2b),但是跟C60 和 C70 的结合常数有很大差异。基于结合常数的差异性,“分子水车”能从C60和 C70的混合溶液中选择性地分离出C60分子,纯度高达99.5%(图2c)。 这项工作表明,通过碗状共轭分子与其他单元的可控融合,能够实现“1 + 1 > 2”的功能增益,对创制结构和功能多样化的共轭稠环化合物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图2. “分子水车”与富勒烯复合物的晶体结构(a, b)及其对富勒烯混合物的分离(c) 论文信息 Marriage of Heterobuckybowls with Triptycene: Molecular Waterwheels for Separating C60 and C70 Dr. Zhe Liu, Dr. Wenru Song, Shaojie Yang, Prof. Dr. Chengshan Yuan, Prof. Dr. Zitong Liu, Prof. Dr. Hao-Li Zhang, Prof. Dr. Xiangfeng Shao 文章第一作者为兰州大学博士研究生刘喆,通讯作者为邵向锋教授和袁呈山副教授 Chemistry – A European Journal

目前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