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
图片来源:Chem Catal.
烯烃与重氮丙二酸酯的催化环丙烷化为选择性合成高价值的 1,1- 环丙烷二酯提供了一种潜在的有吸引力的方法。但是,由于烯烃和重氮丙二酸酯的反应活性较低,而且两个相似的吸电子酯基团的立体选择性较差。因此,使用重氮丙二酸酯作为卡宾前体,通过现有催化体系进行不对称烯烃环丙烷化反应的底物局限性较大,并且产物的对映选择性较差。相应的可以使用苯基碘鎓叶立德作为替代品,苯基碘鎓叶立德的反应性更强,但稳定性较差且难以实验制备。而且,当苯基碘鎓叶立德被用作烯烃环丙烷化反应中重氮丙二酸酯的替代物,用来合成1,1-环丙烷二酯时会产生化学计量的碘苯副产物。
针对这一科学问题,最近,波士顿学院化学系 Prof. Peter Zhang在Chem子刊Chem Catalysis中报道了题为“Radical Differentiation of Two Ester Groups in Unsymmetrical Diazomalonates for Highly Asymmetric Olefin Cyclopropanation”的文章。介绍了一个基于 Co(II) MRC 开发的新催化系统,该系统以 D2 对称手性酰氨基卟啉 3,5-DitBu-Xu(2'-Naph)Phyrin 作为配体,Co(II) 基金属基体系即使在室温下也能顺利激活 MPDM,同时能有效区分两个酯基环丙烷化不同的烯烃,以高产率提供带有两个连续立体中心的 1,1-环丙二酯,并在非对映选择性和对映选择性方面具有出色的控制水平。除了操作简单和条件温和之外,Co(II) 催化的不对称环丙烷化还具有异常广泛的烯烃范围和显着程度的官能团耐受性。结合计算和实验研究为支持 Co(II) 催化过程的潜在逐步自由基途径提供了令人信服的证据。从实验结果来看,优化的催化体系通用性很高,可以有效地被应用于广泛的烯烃底物,以高产率合成各种 1,1-环丙二酯,并有效控制两个新构建的连续手性中心的非对映选择性和对映选择性。

目前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