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gew. Chem. :具有聚集增强声动力活性效应的酞菁-青蒿琥酯偶联物

  • A+
on powered-by="xiumi.us" style="text-align: justify; white-space: normal; margin-top: 10px; margin-bottom: 10px; box-sizing: border-box;">

声动力疗法(SDT)是一种利用低强度超声波激发声敏剂产生活性氧(ROS)以杀死肿瘤细胞和破坏肿瘤组织的新型肿瘤疗法。由于具有无创性、特定的时空选择性以及超声穿透组织能力强等独特优势,声动力疗法在深层肿瘤的微创治疗上展示了诱人的应用潜力。但由于缺乏高效的声敏剂,目前声动力疗法的临床转化应用受阻。因此,开发新型高效的抗肿瘤声敏剂是当前面临的主要挑战。


近日,福州大学黄剑东教授和柯美荣副教授带领的课题组设计合成了一系列具有声动力活性的酞菁-青蒿琥酯偶联物,并首次发现一个重要的现象——“聚集增加声动力效应”(Aggregation-Enhanced Sonodynamic Activity, AESA)。


该研究发现,与一般有机分子光敏剂的“聚集诱导淬灭(ACQ)”效应不同,在水溶液中,处于纳米聚集状态的酞菁-青蒿琥酯偶联物的声动力活性不但没有被淬灭,反而较其解聚状态时显著提高。其中,酞菁-四青蒿琥酯偶联物(ZnPcT4A)在聚集状态产生的声动力活性氧比其解聚状态高约60倍。进一步研究发现,纳米聚集状态下的偶联物在超声辐射下具有明显的“超声空化”现象,这可能是其声动力活性提高的主要原因。


更重要的是,常见有机声敏剂二氢卟吩e6(Ce6)和原卟啉IX(PpIX)也具有AESA现象,聚集增强声动力活性的提升程度与声敏剂本身及其聚集状态密切相关。作者推测AESA效应可能是有机声敏剂的一个普遍现象。

进一步的体外和体内研究表明, ZnPcT4A具有良好的声动力抗癌活性和声动力/光动力协同抗肿瘤效应。

该工作发现的AESA效应或许将改变当前有机声敏剂的设计思路,将为发展新型高效声敏剂提供新策略。

论文信息:

Aggregation-Enhanced Sonodynamic Activity of Phthalocyanine-Artesunate Conjugates

Peng-Hui Zhao, Yu-Lin Wu, Xue-Yan Li, Lin-Lin Feng, Ling-Zhang, Bi-Yuan Zheng, Mei-Rong Ke* and Jian-Dong Huang *

文章的第一作者是福州大学的博士研究生赵鹏辉


Angewandte Chemie International Edition

DOI: 10.1002/anie.202113506


weinxin
我的微信
关注我了解更多内容

发表评论

目前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