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
上海交通大学冯传良课题组提出了一种利用联苯作为C2对称分子基元中心核的方法,巧妙构筑了具有多层级手性结构的超螺旋组装体。进一步通过调控二价铁与三价铁间的原位转变,赋予了超螺旋组装体形貌动态转变的性能。研究发现,这种超螺旋结构不仅可以促进细胞黏附与生长,还可以将超螺旋结构转变为纳米球,成功实现细胞脱附,避免了传统细胞培养过程中,收集细胞时使用胰蛋白酶对细胞造成的损伤。
生命体内许多生理功能实现,往往依赖于具有动态转变能力的手性结构,如双螺旋DNA的解旋与复原是DNA复制和转录的先决条件。尽管现有研究已证明手性结构的动态转变可以通过外部刺激如光,PH,离子,温度等实现,但是如何构筑出可动态转变的高度复杂手性结构(如超螺旋)仍是一个挑战。 上海交通大学冯传良课题组基于以往对于C2氨基酸衍生物的研究(Angew. Chem. Int. Ed. 2018, 57, 5655 –5659,Angew. Chem. Int. Ed. 2016, 55, 2411 –2415),提出了一种用联苯替代单苯环作为C2氨基酸衍生物中心核的方法,成功构筑出了超螺旋组装体结构。如下图所示,SEM和AFM证明超螺旋结构所具有分子高度有序组装的形貌。结合XRD,FTIR,NMR和DFT实验,证明了这种超螺旋的形成是由于中心联苯的旋转堆积联合酰胺键间的氢键形成的。 文章详情: Biphenyl Induced Super-Helix in L-Phenylalanine based Supramolecular Self-Assembly with Dynamic Morphology Transitions Laiben Gao, Yueyue Feng, Chao Xing, Yu Zhao, Meng Sun, Yunqing Zou, Changli Zhao, Xiaoqiu Dou*, Chuanliang Feng*. 文章链接:https://doi.org/10.31635/ccschem.021.202101284

目前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