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
氨作为一种丰富而廉价的资源,在材料的氮化过程中被广泛应用。目前已有的一些研究表明在氨处理过渡金属氧化物(TMO)过程中,不仅会形成大量的氧空位(OVs)也有一些N原子掺杂到TMO晶格中。但是,该机制仍然缺乏基本的理解。因此,深入研究高温氨处理对催化剂活性位点的认知是至关重要的。近日天津大学张兵教授团队以WO3为例,深入报道了TMO在氨处理过程中的逐步变化。他们揭示氨分子中的H和N原子可以在WO3中提取O原子以逐步生成H2O,N2,N2O和NO。同时,WO3则分步转化为WO3-x和WN。基于这种机制,他们设计了一种通用的低温氨辅助还原策略以合成不含N掺杂的富氧缺陷TMO。令人兴奋的是,由于氧缺陷存在,所制备的富含氧缺陷的蓝色WO3-x多孔纳米棒(OBWPN)在CO2光还原制备CH4的{attr}3120{/attr}中显示出很棒的催化性能,CH4产率高达45.7 ± 1.3 μmol g−1h−1。这项工作不仅提供了氧化物氨处理的基本机制,也为具有高催化性能的富含OV的TMO的设计开辟了新的视角。
图片来源:Chem
亮点解析:
我的微信
关注我了解更多内容
目前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