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定制合成网 > 行业文章 > Cyathane衍生物的全合成之旅
Cyathane二萜类化合物从真菌,海绵和结果植物中分离得到,已经分离得到的Cyathane二萜类化合物多达100多种。虽然分离获得途径各异,但是这类化合物具有共同的特征:主要以5-6-7元稠合全碳环骨架为母核结构,C3位异丙基取代基,C6位与C9位取代基的朝向相反,并且C6和C9位均为全碳骨架中的季碳立体中心,C12位存在取代基。 1971年,Ayer和Brodie等人首次报道了该类化合物具有抗菌活性。1972年,Ayer和同事报道了第一个完整表征的Cyathane 二萜天然产物,之前鉴定为Cyathane A3的物质被证实是异构体的混合物,随后命名为Cyathane A3 和allocyathin B3 。随后,关于这类化合物的发现与报道也大量出现。 研究发现,Cyathane二萜类化合物 具有抗生素或抗菌活性,最引人注意的是这些化合物表现出强大的促进神经生长因子(Nerve Growth Factor (NGF))合成的能力,这意味着它们有望治疗神经退行性疾病,如阿尔茨海默氏症或帕金森氏症。
Wright提出了Cyathane二萜类化合物 的生源合成路径:二萜化合物13 关环生成5并7元环14 ,随后再发生串联的关环-重排得到5-6-7稠环15 ,最后去质子化,构建Cyathane二萜 。
自1970年以来,许多科研团队都致力于研究Cyathane二萜类化合物 的全合成 。开发了许多方法构建该类二萜分子骨架,主要分为以下两种: 通过过渡金属与路易斯酸催化:
Wende r等人报道了通过铑催化[5+2]环加成反应 高效地构建骨架的方法:
Cyathane全合成研究
1996年,Snider 等人首次报道了Cyathane二萜类化合物 (±)-allocyathin B2 和(+)-erinacine A的全合成 :他们从烯酮出发,经过7步反应并以羰基-烯反应为关键步骤构建Cyathane 骨架, 仅用17步 就完成了 allocyathin B 2 (总收率>5%)的全合成。经过19步 以1%的总收率完成Erinacine A的全合成。
Motoo Tori等人在1998年 也报道了allocyathin B2 的全合成,他们通过分子内Aldol反应 构建AB环(5并6元环)作为关键步骤,随后通过取代、内脂化环化,最后构建七元环二烯醛,通过37多步 反应完成整个分子的合成。Piers等人在2000年 报道了(±)- sarcodonin G 的首次全合成。他们合成的关键步骤包括:立体选择性的丁基锂辅助碘代酮环化生成烯丙基醇,通过Still-Mitra [2,3]-单键迁移重排构建三环骨架,最后通过后期官能团化实现整个分子的制备。
Dale E. Ward等人在2002 年报道了Allocyathin B3 的全合成。他们以烯酮5 和烯醇硅醚6 热环化,再和丙二烯光环化,接着氧化、取代,以50%总收率制备核心骨架7。
随后,Dale E. Ward等人又用类似的策略, 通过对应选择性的Diels−Alder反应 ,高对映体过量地制备环烯酮中间体,随后在经过一系列转化, 完成了 (−)-cyathin A3 的全合成,总合成步骤为28步 ,总收率达到0.65%:
2004年,Nakada等人首次报道了(+)-allocyathin B2 的 不对称 全合成 ,他们采用汇聚式合成策略,先分别对应选择性地合成片段5 和6 ,随后通过锂化6 与5 偶联得到醇,随后通过环化与官能团环:
2005年,Barry M. Trost团队也完成了(+)-Allocyathin B2 的全合成 。根据他们的逆合成分析,整个合成路线过程主要采用了Pd催化不对称烯丙基化、Ru催化环异构化、羟基化Knoevenagel反应以及分子内Alodo缩合等步骤。最终,作者从2-甲基环戊酮出发,经过16步 反应,高效地完成了(+)-Allocyathin B2 的不对称全合成 :
Danishefsky等人在2005年,完成了(-)-Scabronine G的全合成。 他们认为从(-)-Wieland-Miescher酮(3 )出发,A环经过增一碳扩环即可形成C环,通过该策略成功地完成(-)-Scabronine G的高效合成,并且在活性研究中也取得良好结果:
Andrew J. Phillips团队,在2005年完成了(+)-Cyanthiwigin U的对应选择性全合成 。合成过程主要采用了两个串联的ROM-RCM反应,完成分子三环核心骨架的构建。最终,通过12步反应以17%的总收率 ,完成了目标化合物的合成:
T. Jagadeeswar Reddy等人在200 6年,完成了(+)-Cyanthiwigin AC的全合成。 从羟基TBS保护的烯酮8b出发,经过13步 反应,总收率2.0% ,完成目标化合物的全合成:
2007年,Masahisa Nakada等人完成了(−)-Erinacine B的对应选择性全合成。 同样的,他们也应用了汇聚式合成策略。通过不对称催化制备的手性片段聚合构建5-6-7三环核心体系,并高度立体选择性构建所有的立体中心:
随后,Masahisa Nakada等人 还通过仿生方法完成了(-)-Erinacine E的全合成:
Karl Gademann等人,在2012年完成了Cyrneine A的全合成。 他们主要使用的策略包括Knoevenagel缩合、三氯化铈硼氢化钠还原对应选择性构建季碳中心、Heck 关环完成三环的搭建,最后通过扩环反应,完成分子的合成:
韩福社团队Nature通讯
韩福社团队,在2018年完成了Cyrneine A (20步),cyrneine B (24步)和glaucopine C (23步)的全合成,文章发表在自然通讯。 根据他们的逆合成分析,三个萜烯类化合物都可以经过一个关键的 中间体A 进行转化得到:
合成简析
环戊二酮7 出发,与烯丙基溴发生亲核取代,以20 g规模制备化合物10 或11 ,随后11 经过选择性还原,以25:1的dr值以及99%的ee值中等收率制备酮醇12 ,接着使用Mitsunobu 反应将羟基构型翻转,两步收率88%合成醇13 ;随后在经TBS保护、烷基化、稀醇异构化,三步64%收率合成9 g关键中间体15 。
作者优化了化合物15a 和16a 的Suzuki-Miyaura交叉偶联反应 条件,并将其拓展到多种芳基化合物(23个例子 ),大部分产率优秀(up to 95%)
获得17a 后,依次经过四氧化锇与高碘酸钠氧化烯烃 为醛,再使用二乙基溴化镁 处理,接着MeI淬灭,可以60%收率制备得到苯并环22 ,最后使用PCC氧化以82%产率得到酮23 。
关键中间体23 经过类似Birch还原,以克级规模转化为烯酮24 。接着,通过 Wolff-Kishner还原、水解等步骤高产率的制备烯酮28 。28 在空气中容易被氧化,因此制备后立即进行扩环反应,顺利地制备得到关键中间体三环烯酮 29 ,这是作者随后制备三个天然萜烯化合物的共同体。 三环29 经过稀醇化、还原与氧化三步反应,以58%收率制备得到cymeine A。
三环29 经过氢化铝锂还原、乙酸酐乙酰化 、和戴斯马丁氧化等四个步骤,合成得到酮30。 酮30 经过甲醇钠水解、二氧化锰氧化,顺利完成Glaucopine C的全合成。 酮 30 使用Li HMDS处理后氧化,引入季碳醇羟基,随后再通过水解和氧化反应,完成Cyrneine B的合成。
Cyathane二萜类化合物 具有特殊的生理活性,还有独特的三环结构,这些特性吸引着人们。化学家也通过不断的探索与努力,完成了一个又一个天然Cyathane 衍生物的全合成。这些努力,这些成果,指引着我们:去攀登一个又一个有机合成 的高峰。
我的微信
关注我了解更多内容
上一篇 中国科大在氢键有机骨架材料的可燃冰模拟研究中取得重要进展
下一篇 基于[Ru@Sn9]6- Zintl团簇的高分散Ru-SnOx活性位点构筑及不同活性位点处CO2加氢反应机理研究
文章导航
{list_comment type="article" format="Y-m-d H:i:s"}
no cache
Processed in 0.771823 Second.
目前评论:0